專題研究:誦經】一、為什麼會有誦經的方式?

2024032715:31
專題研究:誦經】一、為什麼會有誦經的方式?(2014/1/2更新)
2您好!我是清淨虛空掰掰(881、咕掰)

 

  這篇文章有點長,末學最後定稿的時候分成三篇,若您已經可接受真言法門,其實可以不用花時間看這篇文章,不過若您想要渡一些誦經的親朋好友修真言法門,看這篇文章應該會有所幫助,或是您有想要多學深入學習一些,相信看完後您對於真言法門會更有信心。

 

  當然在此要先聲明,請諸位同修切莫誤會末學要獨樹一格或是有判教的意思,僅僅是從各方面背景與資料的分析,末學更沒有要取代歷代高僧大德曾經提出的精闢見解,僅僅是整理出一些學習的經驗,透過整合的方式提供給諸位同修作參考而已,若您有花時間看完,相信也可以理解,末學的整理只是更釐清一些概念,與歷代高僧大德所主張的內容並無衝突。

 

  誦經是現代佛教普遍採用的方式,而很多共修事實上是共同誦經,而會想要誦經的大德,我相信也都是很善良、想要改變宿命,不然何必去花錢、花時間誦經或是參與共修呢?

 

  既然誦經這麼普遍,那為何真言法門不採用誦經的方式呢?在討論為什麼不採用誦經的方式前,我們先來研究一下,為何會有誦經的方式?這樣才能了解誦經的背景,並且一一分析這些理由至今是否還存在?最後我們再來探討誦經這種方式是否還有存在的實益?。

 

一、為何會有誦經的方式?ROES想

 

  這應該是不可考了,不過沒有爭議的,在早期印度的佛教徒確實有誦經這方面的傳統,然而這是有印度獨特的歷史背景,整理以下的內容給大家參考。

 

   1.古印度的傳統

 

  早期印度文盲很多,而且印度人並沒有文字記載的習慣。

 

  佛陀降生於西元前560年,入滅於480年(採第三屆世佛友誼會的決定,日本與聖嚴法師亦採之),佛教初興時期,印度盛行的教法以口口相傳,並無文字記載,即使到佛陀入滅後,弟子們集結遺教,也是先以口耳相傳,然後才開始有文字的紀載而才產生佛經。

 

  佛經的集結是眾弟子意識到為了保證佛法的流傳,才在佛陀弟子大迦葉尊者的領導下,於靈鷲山下王舍城的七葉窟進行集結,共有五百名弟子參加,五百弟子共同推舉阿難尊者結集「經」,推舉優婆離尊者結集「律」,共同默契承認結集了經典的經律。此次集結稱為王舍城集結,五百集結或七葉窟集結。

 

  之後仍有集結,雖集結的次數究竟為何有爭議,但無論如何,數次集結後最終形成了現有經文的文字記錄。

 

  或許就古印度而言,佛法的集結應該是古印度歷史上少數有文字記載,這個看當時印度的歷史就可以曉得,若沒有玄奘法師〉撰寫《大唐西域記》,六世紀之前印度的歷史根本就是一遍空白,而這點也是印度官方承認的事實。

 

  根據《大唐西域記》的紀載,當玄奘大師歷盡千辛萬苦踏上印度求佛法的時候,赫然發現大多數的印度人竟已不知釋迦牟尼佛的存在,甚至連世尊成道處與初轉法輪的地點,人們也都不曉得這裡曾有大智慧者的身影,更別說世尊的教誨了,玄奘法師〉甚至還在佛成道的菩提樹下因此痛哭流涕。

 

  由此可知,世尊才走後一千年,佛教在印度就式微的非常嚴重,當玄奘法師〉一直走到在古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的那爛陀寺,這裡是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,玄奘法師才找到他心目中世尊遺留下來的智慧寶庫。

 

  當時的那爛陀寺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,歷代學者輩出,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學者聚集於此,當時可以說是,世界佛教的最高學府,佛法智慧的淨土,後來七世紀末的義淨法師、唐密的始祖開元三大士,也就是善無畏金剛智不空金剛三位祖師,無論是否有諸佛菩薩的指點,通通都是在此深造。

 

  但除了佛法之外,也是數學、天文、邏輯、醫學、藝術、哲學等所有文化與學問的匯集地,若以當初世界文化史而言,若稱那爛陀寺是所有學問的最高學府實在也不為過。

 

   2.保護佛經原典

 

  那爛陀寺的藏書萬卷可不是都像我們現代的印刷術這麼好收藏,因為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(63-121年)所發明,當時集結佛經並沒有紙,但又要保存佛經,該怎麼辦呢?在印度、錫蘭、緬甸、中國西南地區有一種非常特殊的葉子,名為貝葉,即貝多羅葉。

 

  貝多羅,梵語pattra,為「葉」的音譯,屬棕櫚科的一種熱帶性植物,產地主要以為多。葉子長且質地稠密,可供書寫經文記載《竺紀游》卷二第十四葉:「貝葉是大西天一種樹葉,光潔可書。」

 

  所以在紙張尚未發明問世之前,古印度以貝多羅葉記載佛教經典及宮廷文獻資料,迄今斯里蘭卡及南傳佛教地區仍有人繼續使用。

 

  以下這張圖就是在說明貝葉經製作的過程,供各位同修們參考:

 

 

  相信大家一看即知,寫在貝葉上面的經文絕對不可能像現在的紙張這樣容易保存,而且貝葉很脆,若太常去翻閱必定會破損的,那爛陀寺上萬名的僧人若一個一個去翻還得了,能接觸佛經原典的只有極少數人,玄奘法師〉已是當代那爛陀寺前十名,因此可以翻閱佛經原典,否則一般人想要了解經文,都是透過記憶誦經,以此來保護佛經的原典可以繼續淵遠流長。

 

   3.了解經文涵義

 

  前面有提到,由於古印度沒有文字記載的習慣,而佛經原典又不是每個人都垂手可得,加上口口相傳已經蔚為風氣,因此大家的記憶力都訓練得非常好,當時隨便一位那爛陀寺的僧侶都可以口誦數十萬偈,玄奘法師〉對此也嘖嘖稱奇。

 

  根據《大唐西域記》的紀載,當時的那爛陀寺印度人除了學習佛典外,還會學習其他種種學問,研究與學習的風氣非常盛行,學術風氣也非常開放,而關於佛經的學習,他們會依照自己的喜歡的經典,天天各自群聚一起誦經,並且一起斟酌字句與經文裡的的涵義做討論,因此也產生了辯經的風氣。

 

  以上是誦經存在的一些可能,下一篇我們就要一一分析與探討,這些誦經的背景與理由至今是否還存在?並且進一步分析為什麼不採用誦經的方式?

 

  請您繼續往下看下一篇:為什麼不採用誦經的方式?


回應
自訂分類:專題研究:誦經
上一則: 【專題研究:誦經】二、為什麼不採用誦經的方式?

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:
「迴向十方法界」與「迴向十方法界眾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