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三十七尊

2024032917:42
 

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三十七尊

在成身會中,共有一千零六十一尊。但一般而言,以其中的三十七尊為重要,稱為金剛界三十七尊。這三十七尊包括:五佛,四波羅蜜菩薩,十六大菩薩,八供養菩薩,四攝菩薩。以上共三十七尊。 

五佛

五佛即五尊佛。又作五智佛、五智如來、五禪定佛。有金剛界與胎藏界之別。

(一)金剛界五佛,即毘廬遮那(梵 Vairocana)、阿閦(梵 Aksobhya)、寶生(梵 Ratna-sajbhava)、阿彌陀(梵 Amitābha)、不空成就(梵 Amogha-siddhi)。此五佛居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之五解脫輪。其中,大日如來位於中央,身呈白色,住智拳印。阿閦如來位於東方,身呈黃金色,左手握拳,安於脅部,右手下垂觸地。寶生如來位於南方,身呈金色,左手握拳,置於臍部,右手向外結施願印。阿彌陀如來位於西方,身呈金色,住三摩地印。不空成就如來位於北方,身呈金色,左手握拳當臍,右手舒五指當胸。五佛之種子依次為 (vaj)、 (hūj)、 (trāh)、 (hrīh)、 (ah)。



二)胎藏界五佛,謂大日、寶幢、開敷華王、無量壽、天鼓雷音。即胎藏曼荼羅中臺八葉中之五佛。其中,大日如來位於中央,身呈黃金色,住法界定印。寶幢如來位於東方,身呈赤白色,左手握拳,安於脅部,右手作觸地印。開敷華王如來位於南方,身呈黃金色,住離垢三昧。無量壽如來位於西方,身亦呈黃金色,住彌陀定印。天鼓雷音如來位於北方,身呈赤金色,為入定之相。五佛之種子依次為 (āh)、 (a)、 (ā)、 (aj)、 (ah)。 

蓋金剛界為果曼荼羅,表智;胎藏界為因曼荼羅,表理,故五佛之種子與色相等雖不同,其體則無異。其中,大日與阿彌陀在胎金兩界中之名稱相同,而胎藏界之寶幢、開敷華王、天鼓雷音等,依次即為金剛界之阿閦、寶生與不空成就。此五佛為法界體性智等之五智所成,故稱為五智佛、五智如來。又五佛配於五大、五方等,此有二傳,其中,不空三藏依本有門胎藏之義,以中因為宗之故,順世間五行之配列,以空大配東方阿閦,火大配南方寶生,風大配西方阿彌陀,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,地大配中央大日。善無畏三藏則依修生金剛界之義,以東因為宗之故,以地大配東方阿閦,火大配南方寶生,水大配西方阿彌陀,風大配北方不空成就,而以空大配中央之大日。然此二義原係兩部之宗義,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廢。

四波羅蜜菩薩
西藏所傳之五佛,稱為五禪定佛,住於淨土而化現人身佛之拘留孫、拘那含牟尼、迦葉、釋迦牟尼、彌勒等五佛,以化度眾生。又出生普賢、金剛手、寶手、蓮華手、及一切手等五法子禪定菩薩,於人身佛入滅後當擔起度生濟世之事。 

位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大月輪中,大日如來前後左右之四親近菩薩。略稱四波羅蜜。又作四隅四行薩埵。呈現女形,司掌定德,與司掌智德之四佛相對。於「因位」修行時現菩薩形,象徵大日如來法身果位之別德,故稱波羅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東方(前)為金剛波羅蜜菩薩(梵 Sattva-vajrī,藏 Sems-dpahirdo-rje),黑青色,左手蓮花上有篋本,右手結阿閦如來之印,具金剛堅固之智用。南方(左)為寶波羅蜜菩薩(梵 Ratna-vajrī,藏 Rdo-rje rin-chen),白黃色,左手蓮花上有寶珠,右手持四角金輪,生萬德眾寶。西方(後)為法波羅蜜菩薩(梵 Dharma-vajrī,藏 Chos-kyi rdo-rje),赤肉色,結無量壽之印, 上承蓮花,蓮上有篋本,具說法、斷疑慧門之德。北方(右)為羯磨波羅蜜菩薩(梵 Karma-vajrī,藏 Las-kyirdo-rje),又稱業波羅蜜菩薩,青色,左手蓮花上有篋本,右手執羯磨杵,成就利益眾生之事業。

 


    關於四菩薩之能生、所生,有諸異說。據金剛頂經卷二載,四佛住於大日如來之一切如來智,出生四波羅蜜。據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載,大日如來住於各四佛之三昧,出生四波羅蜜。另據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所載,自四如來智出生四波羅蜜,為三際一切諸聖賢之生成養育之母。又金剛波羅蜜位於中尊正面,在修法之際則成為阿闍梨之座位。又此四尊在四印會安置於月輪中之四隅。 

十六大菩薩

指密教十六菩薩,有二種。(一)又作慧門十六尊。指金剛界曼荼羅羯摩會三十七尊中,阿閦佛以下四方四佛之各各四親近菩薩,特稱為十六大菩薩。彼等皆以利他之精進而成就事業方便功德。即:

(一)東輪阿閦佛之四親近,即金剛薩埵、金剛王菩薩、金剛愛菩薩,及金剛喜菩薩。彼等皆以持戒忍辱而成就菩提心功德。

(二)南輪寶生佛之四親近,即金剛寶菩薩、金剛光菩薩、金剛幢菩薩、金剛笑菩薩。彼等皆以無執著之布施而成就福德莊嚴功德。

(三)西輪阿彌陀佛之四親近,即金剛法菩薩、金剛利菩薩、金剛因菩薩、金剛密語菩薩。彼等皆以正定大慧而成就智慧功德。



四)北輪不空成就佛之四親近,即金剛業菩薩、金剛護菩薩、金剛牙菩薩、金剛拳菩薩。

(二)又有指表賢劫千佛因位千位菩薩之十六菩薩。其十六菩薩之名,出自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、金剛頂經卷一、賢劫十六尊軌。 

八供養菩薩

指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供之四菩薩與外供之四菩薩。內供者,大日如來應四方如來所證三摩地之德,而由心中流出四菩薩以供養之,即以嬉、鬘、歌、舞四菩薩分別供養東方阿閦如來、南方寶生如來、西方彌陀如來、北方不空成就如來。外供者,由四方如來流出,為供養大日如來之菩薩,即阿閦如來以香菩薩供養之、寶生如來以華菩薩供養之、彌陀如來以燈菩薩供養之、不空成就如來以塗香菩薩供養之。以上八供與四攝菩薩、四波羅蜜菩薩等,皆為相對於十六菩薩慧門之定門,稱為定門十六尊。 

四攝菩薩

略稱四攝。意為攝引眾生之四菩薩。指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十七尊中,位於第二院四方之金剛鉤菩薩(梵 Vajrāvkuśa)、金剛索菩薩(梵 Vajra-pāśa)、金剛鏁菩薩(梵 Vajra-sphota)、金剛鈴菩薩(梵 Vajrāveśa)等四位。若將菩薩化益眾生相,分為四種,與四攝菩薩配當,則金剛鉤具有鉤召眾生之義,取其設鉤誘引眾生,猶如釣魚必以鉤。金剛索具有以索引取一切眾生之義,猶如魚既上鉤,則以繩索繫引之。金剛鏁(鎖)具有縛住眾生於法界宮之義,猶如既獲魚,則繫縳之,使不得脫逃。金剛鈴具有歡喜之義,表菩薩攝化眾生成就作業,終得歡喜滿足;猶如世間人捕獲魚,而心生歡喜。此密教四攝菩薩之鉤、索、鏁、鈴,相當於顯教所說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等四攝法,皆為菩薩化他之德。

中央毘盧遮那佛流出四方位四佛圖

九會曼荼羅-1.jpg  

 此圖顯示一般我們觀察金剛界三十七尊的出生,是以菩薩依五相成身觀而證成為金剛界佛,現身在金剛峰頂大寶樓閣中,為金剛界"毘盧遮那佛"。而依中央"法界體性智"流所現起的"毘盧遮那佛",現起四種佛智而流出四方四佛。即"大圓鏡智"示現東方"阿閦佛"。"平等性智"示現南方"寶生佛"。"妙觀察智"示現西方"阿彌陀佛"。"成所作智"示現北方"不空成就佛"。 

圓形的金剛環内還有四波羅蜜菩薩,乃是"毘盧遮那佛"的四親近,由"毘盧遮那佛"所出生,表示四佛的定德。即"金剛波羅蜜菩薩"、"寶波羅蜜菩薩"、"法波羅蜜菩薩"、"羯磨波羅蜜菩薩"。金剛環外則有四尊護法,為十二天中的水天,風天,火天地天。 

 

四方佛生出四波羅蜜供養毘盧遮那佛圖

九會曼荼羅-2.jpg  

  此圖顯示另一派説法,四方佛生成之後再由四方佛出生四波羅蜜菩薩,供養"毘盧遮那佛",成為四親近菩薩,這四菩薩中,"金剛波羅蜜"代表堅固的菩提心,"寶波羅蜜"代表供養、佈施,"法波羅蜜"代表般若智慧,"羯磨波羅蜜"代表勇猛精進之德。 

毘盧遮那佛化現四方佛的四親近菩薩圖

九會曼荼羅-3.jpg  

接着,由"毘盧遮那佛"化現東、南、西、北四方佛的四親近菩薩,共為十六大菩薩。其實這十六位大菩薩,也可視為眾生發心修行成佛的過程。 

東方有"金剛薩埵"、"金剛王菩薩"、"金剛喜菩薩"、"金剛愛菩薩"四菩薩為發菩提心之功德; 

南方有"金剛幢菩薩"、"金剛寶菩薩"、"金剛光菩薩"、"金剛笑菩薩"四菩薩為修行聚福資糧之功德; 

西方有"金剛語菩薩"、"金剛因菩薩"、"金剛法菩薩"、"金剛利菩薩"四菩薩為般若智慧法門之功德; 

北方有"金剛護菩薩"、"金剛拳菩薩"、"金剛牙菩薩"、"金剛業菩薩"四菩薩為自利化他事業之功德。 

 

毘盧遮那佛化現內四供養菩薩酬答四佛供養圖

九會曼荼羅-4.jpg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接着,"毘盧遮那佛"為酬答四佛的供養,又在四佛之側的四隅,示現"金剛嬉"、"金剛鬘"、"金剛歌"、"金剛舞"內四供養菩薩,這四菩薩代表: 


"金剛嬉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東方"阿閦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所發菩提心之喜悅; 

"金剛鬘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南方"寶生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修行聚福資糧的莊嚴; 

"金剛歌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西方"阿彌陀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般若智慧法門的讚揚; 

"金剛舞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北方"不空成就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自利利他事業精進的攝化。 

 

四方佛現外四供養菩薩酬報毘盧遮那佛的供養圖

九會曼荼羅-5.jpg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時四方佛為了酬報"毘盧遮那佛"的供養,所以在第二重示現"金剛香"、"金剛花"、"金剛燈"、"金剛塗香"四位外供養菩薩。 

東方"阿閦佛"為滋茂堅固發菩提心之眾善而供養"金剛香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; 

南方"寶生佛"為供養、佈施寶性功德莊嚴而示現"金剛花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; 

西方"阿彌陀佛"為供養般若法門智慧之燈而示現"金剛燈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; 

 

北方"不空成就佛"為供養殊妙悅意及五分法身而供養"金剛塗香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。 

 

毘盧遮那佛示現四門四攝菩薩入道圖

九會曼荼羅-6.jpg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此時,"毘盧遮那佛"為了使一切眾生,安住於實相法界,在四方四門示現四攝菩薩,這四攝菩薩中,以"金剛鈎菩薩"鈎召眾生入於菩提道埸,以"金剛索菩薩"引入禁縛苦惱妄想,以"金剛鏁菩薩"堅固閉鎖一切惡趣之門,以"金剛鈴菩薩"的微妙法音令其歡喜。 

 

慧門十六尊陽性男眾菩薩圖

九會曼荼羅-7.jpg   

在這三十七尊中,又可分為慧門十六尊,慧門即為陽性男眾的菩薩,包括四方佛各四親近菩薩,東方有"金剛薩埵"、"金剛王菩薩"、"金剛喜菩薩"、"金剛愛菩薩";南方有"金剛幢菩薩"、"金剛寶菩薩"、"金剛光菩薩"、"金剛笑菩薩";西方有"金剛語菩薩"、"金剛因菩薩"、"金剛法菩薩"、"金剛利菩薩";北方有"金剛護菩薩"、"金剛拳菩薩"、"金剛牙菩薩"、"金剛業菩薩"、共有十六尊。 

 

定門十六尊陰性女眾菩薩圖

九會曼荼羅-8.jpg   

在這三十七尊中,又可分為定門十六尊,定門即為陰性女眾的菩薩。 

包括四波羅蜜菩薩:("金剛波羅蜜"代表堅固的菩提心,"寶波羅蜜"代表供養、佈施,"法波羅蜜"代表般若智慧,"羯磨波羅蜜"代表勇猛精進之德。包括四攝菩薩:"金剛鈎菩薩"鈎召眾生入於菩提道埸,以"金剛索菩薩"引入禁縛苦惱妄想,以"金剛鏁菩薩"堅固閉鎖一切惡趣之門,以"金剛鈴菩薩"的微妙法音令其歡喜。) 

包括内四供養菩薩:("金剛嬉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東方"阿閦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所發菩提心之喜悅;"金剛鬘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南方"寶生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修行聚福資糧的莊嚴;"金剛歌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西方"阿彌陀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般若智慧法門的讚揚;"金剛舞菩薩"代表"毘盧遮那佛"酬答北方"不空成就佛"的供養,示現四親近菩薩,自利利他事業精進的攝化。) 

包括四外供養菩薩:(東方"阿閦佛"為滋茂堅固發菩提心之眾善而供養"金剛香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;南方"寶生佛"為供養、佈施寶性功德莊嚴而示現"金剛花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;西方"阿彌陀佛"為供養般若法門智慧之燈而示現"金剛燈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;北方"不空成就佛"為供養殊妙悅意及五分法身而供養"金剛塗香菩薩",酬報"毘盧遮那佛"。) 

這慧門十六尊菩薩,定門十六尊菩薩,再加上五方佛,共三十七尊,可說是修證成佛必具的三十七種妙智,都是"毘盧遮那佛"所流現的,是金剛界佛一法界身的現起。而諸尊間的相互供養,表示了諸佛作業,也是佛的遊戲王三昧,更是我們本然法爾具足的體性。此外,成身會可視為修行者從因向果的成佛次第。但是從成佛的果位立場而言,由成佛之後而開出諸會曼荼羅,則是由果向因,救度眾生的事業開展了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九會曼荼羅外框可見另有二十諸天護法神,上排由左至右---羅刹天 風天 金剛衣天 火天 毘沙門天。下排由左至右---帝釋天 梵天 金剛摧天 俱摩羅天 那羅延天。左排由上至下---熒惑天 彗星天 金剛食天 月天 日天。右排由上至下---金剛面天 焰摩天 調伏天 毘盧夜迦天 水天。
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pulung.com/nine_middle02.php